一 、概述 :
行政所属 : 清华镇诗春村委会
规模大小 :290户
现有人口 :980 人
二 、自然环境 风水选址 特点 :
三面环山,座北朝南,燕窝形,一条小溪向水流。
三 、始建村年代 :
南宋王戌年
四 、宗祠/宗谱遗存现状 :
现有宗祠一座。宗谱有
五 、古树名木保护 :
红豆杉,古樟,桂花,紫薇。
六 、著名建筑遗存 :
明代官宅,清代商宅,六个不同朝代古桥(宋,元,明,清,民国,现代)
七、历史名人 祖训族规 民俗风情 :
宋代建康太守,施仲敏,武进校尉施发。枢密院枢密使,施仲宽,监江军提领施天祥等。元朝都总管施仲敏,充都元帅施仲顕等,明朝新安镇抚施帮明。
八 、村落历史沿革与大事记 :
诗春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西北部,距清华镇12公里,县城36公里。村庄由东而入,三面环山,座北朝南,北高南低,布局为燕窝形,享有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四大古村落》之一的美誉。诗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名人辈出。南宋高宗壬戊年,由十世祖建康太守施仲敏举家从江西省浮梁榔木田迁入婺源大安里下小坑,始建诗村。明朝洪武年间御封“文武世家”后更名诗春,1968年曾用名大岭村,1986年又改回诗春村。历史上该村为婺源四大名村(诗春,沱川,大畈,桃溪)之一。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6户,人口1212人,3个党小组:其中诗春村农户270户,人口900余人。山林面积26000多亩,水田面积869亩,茶叶面积600亩,山塘小二型水库一座。以种植粮食为主要经济来源。村中明清古宅46栋,解放前老宅4栋。清代钟秀婷廊桥,宋代宗祠一座。
诗春生态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一条小溪由北向南贯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长流,见证着村庄的繁衍生息。村内巷道纵横交错,入口处均为丁字形。现村落基本保存明清时格局,古建筑及古迹以明清微派为主,诗春村后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中岭古驿道通往鄣山古坦,驿道两旁古松树群林立,山林中云雾浓罩,仿佛身入色调迷离的幻觉中,恰以“中岭步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诗春村民历代以来对祖先开基建设的优美山村极为珍惜,在很多年前就制定了村规民约,到目前为止,仍有刻有村规民约的古青石板留世。随着诗春古建筑人文游,荷花生态游,休闲乡村游的发展,全村村民养成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全民一心,持续加强古建筑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近几年诗春村务,
党务全面实行公开,民主管理,村风文明和谐,在全村人民的多年共同努力下,诗春获得了“美丽乡村”.“省,市生态村”.“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的美誉。
为了打造“生态,绿色,人文”的传统村落,诗春村采取贴宣传标语,动员村民,集中整治,保护古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规民约,生态立身,古建筑保护的政策宣传,倡导和谐,文明,科学的发展理论。本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总体原则,制定生态及传统村落建设规划,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古建筑保护,着力生态建设,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荷花产业和人文旅游业,休闲乡村游,着力建设人文传承型和生态保护型村落,努力实现经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了诗春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传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村和美丽休闲村,牢固树立“环境优美,人文传承,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把诗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村民安居,生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根据2018年06月申报表 整理于2024年08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