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第八届中国景观村落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王英沟村
古村落   2024-08-02 09:16:10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一、村落名称:王英沟村

二、行政所属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

三、规模大小村落面积:400亩建筑数量:210保存古建数量:168 现有人口805

四、自然环境风水选址特点:王英沟村隶属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王英沟村坐落于大刘山脉,石鸡山脚下。早年有丛山上顺流而下一条河流,名为青龙河。相传西汉末年,有王英、王央二兄弟带家人躲避战乱路经此地,看到美丽的石鸡山,流淌的青龙河,被这里的绿水青山所吸引,遂在此安家立业,男耕女织,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人称此地为王英沟。

村子依水而建,被河分为东西两寨,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村内多为槐树、皂角树、榆树和枣树、柿树,主要种植有大豆、花生、红薯、烟叶等。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王英沟的选址与风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负阴抱阳即背山面水,山水结合为村落选址的理想模式,王英沟的背面为石鸡山,流经基址的弯曲水流——青龙河自西北向东南又西南,村子的轴线方向从南向北为石鸡山-青龙河,位于山环水抱的格局中,并且地势具有一定的坡度,其地理趋势是由石鸡山向青龙河逐渐降低。

五、始建村年代:西汉末年

六、古树名木保护:王英沟现存挂牌古树名木15棵。其中:

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古树有汉朝国槐 1棵,位于河西街中部;

保护等级为二级的古树有国槐5棵,主要分布于河东街西侧;

保护等级为三级的古树有国槐9棵,古柿树10棵,古枣树15棵,主要分布于村东部。

七、著名建筑遗存:

梁央院落:清代建筑,坐东朝西,建筑墙体采用红石和青砖砌筑,建筑均为一层,屋顶为坡屋顶,青砖灰瓦。院落为三进四合院,最后一进院落主房为窑洞,坍塌严重,一进、二进院落保存良好。

郭青顺院落: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建筑墙体采用青砖砌筑,建筑均为一层,屋顶为坡屋顶,青砖灰瓦。院落为两进四合院,其中一进院厢房、主房和二进院窑洞已坍塌,仅余倒座保存良好。

梁军豪院落:清代建筑,坐东朝西,建筑墙体采用夯土墙和红石砌筑,建筑均为一层,屋顶为灰瓦坡屋顶。院落为一进四合院,其中两间厢房已坍塌,倒座屋顶部分坍塌,主屋保存较好。

郭玉北院落: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建筑墙体采用夯青砖砌筑,建筑均为一层,屋顶为灰瓦坡屋顶。院落为一进四合院,倒座、厢房及窑洞均保存良好。

木虎窑洞:清代建筑,坐东朝西,洞口采用青砖砌筑或夯土墙体,木质门窗,建筑为1层,洞内采用部分砖券。

八、历史名人祖训族规民俗风情历史名人:

1、铋期:东汉名将铋期出生在此,其父母为了躲避战乱,路过此地身心疲惫,看到清澈的河水,便喝上一口,一下子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力量,并且身患多年的疾病全好了,于是,铋期父母便决定留了下来。正因为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铋期12岁就外貌出众,胆识过人,力大无比,以卖柴为生。后来,光武帝刘秀到此访将,一眼就看中了铋期,并辅佐刘秀成就了帝业,被封为安成侯,俗称王爷。所以,有人称此地为“王爷沟”。

2、杨彪:杨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将领,曾带兵两万,打仗打到东北。不幸的是,在一次抗日的战役中被日本军包围,后被捕囚禁。但是他没有妥协,出卖国家以求自保。经过长期的折磨,终于被中国共产党救出。后来杨彪看到八路军的队伍治军严明,而且战士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吃苦耐劳,与之比较国民党的军队就显得散漫无章了。因此杨彪觉得共产党比国民党更懂得人民的疾苦,也更有希望取得战争的胜利,转而加入了共产党。

九:民俗风情:

  大铜器:王英沟村民间艺术表演队,曾经的表演队称得上郏县一绝,有铜器舞、秧歌舞、大镣大饶等。

  庙会:农历每月二十二,在村口石桥和广场附近进行集会,人们会把自家商品摆在道路两边供人选购。

  红石雕刻技艺:王英沟村因生产红石,红石雕刻技艺精巧,主要雕刻石磨、石磙、红牛槽、门梁、门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

  木工制作技艺:王英沟村的木工制作远近闻名,工艺精湛。其中郭玉北最为有名,他做出来的家居结实耐用,且雕刻的花纹美丽、逼真、做工精细。

  打花棍技艺王英沟的打花棍习俗由来已久。在古时候打花棍称为打葬棍。据说是和王莽有关。据村中一些老者传说,这“棍”字还是“竹竿”的意思。因为蛇即莽怕竹杆,人们痛恨王莽篡政,赶驴拉车,驴屁股后有横棍相牵。

  打花棍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由多根长度相等的棍子组成,可通过简单的击打、拨、弹、挑、踢等动作,使自己的头、眼、颈、肩、手、背、腰、腿、左右脑及神经传导功能和全身的肌肉以及各个关节得到锻炼。

  红牛养殖技艺郏县红牛因毛色多呈红色而得名,是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2006年9月入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国宝”。牛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后躯发育较好,侧观呈长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型,头方正,顿宽,嘴齐,眼大有神,耳大且灵敏,鼻孔大,鼻镜肉红色,角短质细,角型不一。被毛细短,富有光泽,分紫红、红、浅红三种毛色,红色和浅红色牛有暗红色背线及 色泽较深的尾帚,部分牛的尾帚中夹有白毛。王英沟村是郏县红牛养殖村之一,养的牛“毛如缎,眼如蛋,耳如扇,肩如,叫一声十里半”。

十、村落历史沿革与大事记 :

王英沟村位于黄道镇东南部石鸡山下,北邻安良镇高门垌村,东邻白庙乡宁庄村。村域面积4.1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400亩。相传西汉末年,有王英、王央二兄弟带家人躲避战乱路经此地,看到美丽的石鸡山,流淌的青龙河,被这里的绿水青山所吸引,遂在此安家立业,男耕女织,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人称此地为王英沟。

公元九——二十三年,铋期随母移居郏县王英沟村北头崖洞中,以砍柴为生,赡养老娘。汉皇族后裔刘秀为推翻王莽政权,寻找郏县籍人原桂阳太守铋猛之子铋期。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在郏县王英沟村得以相见。二人相见,欣喜万分,遂摆槐米茶于古槐树下,以此古槐为证,结下联盟。为刘秀完成建国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相传因刘秀即位后,封跳期为安成侯,因此人们也把王英沟叫做王爷沟。

王英沟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建筑组群保存比较完整。村民有史以来就生活在青龙河两旁,并依山而居,垒石为屋,房屋多以山上红石、树木为原材料,修河堤,建房屋,现存的梁家四合院、清顺老宅、郭昌窑洞、木虎窑洞、红石巷、宋朝古井等古老建筑,都具有本地的建筑特色,不仅造型美观,还可防盗御贼。其它近代的建筑主要以青砖瓦房为主,建筑群比较完整,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较完好,仍可居住生活使用。建筑上采用木结构体系。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以柱、“梁、檩为主要构件,各构件之间由榫卯联接,富有韧性,部分建筑的木雕、石雕做工细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本地域一般特征,能代表本地文化与审美。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村内有汉槐、皂角树20余株,另外还有枣树、柿树等,树龄均在100年以上,宋、明代古井四口,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古村。

王英沟村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大铜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英沟村因生产红石,红石雕刻技艺精巧,主要雕刻石磨、石磙、红牛槽、门梁、门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同时王英沟村的木工制作远近闻名,工艺精湛。其中郭玉北最为有名,他做出来的家居结实耐用,且雕刻的花纹美丽、逼真,做工精细。

 

2024年7月26日 根据王英沟村申报表整理而成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