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简介
古村落   2017-09-26 07:32:40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保存较完整的村落格局,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因岁月沧桑显得颓败老旧,因此,是一个最具有保护价值和发掘潜质的村落。村内有鼓楼一座,是至今侗族鼓楼中最古老的一座。  
2011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 
 增冲村概述

 

增冲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距从江县城91公里,距乡政府8公里。增冲建寨已有600多年历史,“增冲”为汉语地名,原称“正通”,有“通扫地方的富足之地”之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增冲村民受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作用,他们很好的继承、保存和发展了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其内容,成就了一个保存完整的侗族“原生态”文化地。这里的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原汁原味,古朴深厚,相互影响而又自成一家。 
增冲村现存主要景观有增冲鼓楼、风雨桥、民居建筑、古石板巷道、古井、古墓等。

 

 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是国内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侗族鼓楼,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立于寨中央,占地面积109平方米,通高20余米,落地柱12根,其中金柱4根,檐柱8根。金柱与檐柱之间用穿枋相连呈幅射状,逐层上叠收刹至十一层密檐,再覆盖两层八角伞形攒尖楼冠,巨大的楼冠下采用斗拱支撑,楼冠上按大小顺序将圆珠陶瓷串在一起,顶尖直指云霄,形成一座四层十三重密双楼冠塔状建筑,各层翼角高翘,泥塑人物鸟兽,各层檐口及封檐板略呈弧形(此建造技艺已经失传),彩绘人物花草图案。整座鼓楼飞檐翘角,造型优美,结构流畅。1985年11月,增冲鼓楼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桥: 风雨桥又名花桥,是侗寨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风雨桥一般由廊、桥、亭三部分组成,并采用加长伸臂梁解决过河跨度大的问题,是侗族先民对祖国传统建筑技艺的一大贡献。风雨桥是侗寨中特有的一种交通设施,是村民遮阳避雨,休闲纳凉的地方,也是迎送宾客的场所,还是侗寨拦截财富不随水流走的吉祥物。增冲村在增冲河上建有三座风雨桥,均为廊屋式的全木结构建筑。  

 

 民居建筑: 增冲传统民居以五岳式封火墙四合院、穿斗式吊脚木楼为代表。其中封火墙四合院近40栋,每宅仅留一大门供出入,大门两侧石坊、门眉雕刻及花草图案,墙上部嵌有一米见方石质透雕共窗。花窗图案由花草及“福、禄、寿、禧”字样构成,一窗一字,别具特色。  
 增冲鼓楼 
增冲村位于有鼓楼群之称的黔、湘、桂3省交界的九洞地区,增冲鼓楼以它的古老和壮观而雄踞冠首,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该地区的 20多个村寨中,几乎寨寨都有鼓楼,它们巍然耸立在侗寨中央,极似一株大杉树,下大上小,下部为方形亭式,上部飞阁重檐,层层而上,如树干伸逸出层层枝叶。最为古老的增冲鼓楼,层叠高升,八角飞翘,红楹耀眼,屹立于寨中,气势恢宏,与寨旁的3座风雨桥争相媲美。鼓楼、花桥、村庄、田园连成一个整体,相照辉映,如花似锦,别有洞天.
增冲鼓楼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 (公元1672年),塔楼系13层木结构,瓦顶为重檐式古建筑,双层楼冠,葫芦宝顶。高20余米,底宽约10余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中立4柱登顶,每根柱直径0.8米,高15米,构成鼓楼主干。每层外?柱,形成放射性八角形,柱高3.5米,层层向上,每层用8根短瓜柱依次叠竖收刹,紧密衔接,直至11层。11层的上面再立两层八角伞顶宝塔楼冠,构成鼓楼的顶部,宝顶直插云空,犹如奇天弄云的两把艳丽彩伞。楼内有‘4层走廊,沿木楼盘旋而上可直至鼓楼顶层。檐间雕龙画凤,塑有鱼龙花卉,人畜禽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每层内壁有精美的方格和万字栏杆,四壁挂满对联及赞美诗句。大门上的匾额有 2幅,即道光十年信地寨所赠表示民族团结和友谊的《万里和风》1983年9月黔、桂两省3州6县影展会议代表赠的(侗寨生辉)。鼓楼底层正中设一个火坑,四周用青石块片围住,是休息、娱乐的场所。
增冲鼓楼是从江县境内修建最早的鼓楼,一向被人们称为侗族建筑的艺术明珠,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侗族文化最杰出的代表。增冲鼓楼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杉木榫接,精密吻合,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历经300余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侗家鼓楼美”。侗乡鼓楼美,不仅美在它那“秉亭子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的造型,更美在它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是传播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团结和兴旺的象征。据增冲村的寨老们介绍,鼓楼有三大作用:
 1、聚众议事。鼓楼顶层悬挂有一牛皮长鼓,遇有大事要事或急事时,寨老或“管脚”(负责管理鼓楼的人)便登楼击鼓,全寨老少闻声前来议事。侗寨称议事制定乡规’民约为“起款”,所谓“乡有条,侗有理”,就是指大小款的款规。“款规”制定之后,通常要立石刻碑,保存于鼓楼中。在增冲鼓楼内,至今还保存两块"款规碑”,分别是康熙和光绪年间刻立的。据史志记载:“六十年前,增冲村曾一度走向衰败,出现一批不务正业、抽大烟的懒汉。村里人对此深感忧虑,在寨老石永珍的主持下,全村人聚集在鼓楼制订振兴村寨的‘款规’。在宣布民约诞生的那天,还杀了一头大肥猪,表示以后要是谁违犯了其中某一条款规,就罚他一头大肥猪。石永珍老人为了使‘款规’得以实施,不惜代价以身试‘法’。一天清晨,他偷偷地把自家一头大肥猪赶到离村不远的稻田偷吃别人的庄稼,被人发现后把猪捉住,当晚他叫‘管脚’上鼓楼击鼓召集村民处理此事,最后杀了他家这头大肥猪,每家都分得了串串肉。在这位寨老的模范带动下,从此以后,全村人自觉遵守乡规民约,他去世后至今人们还怀念着他。”
2、 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平时,寨里人常围坐在鼓楼里唱侗族大歌、吹芦笙、摆故事;逢年过节,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演侗戏。侗家人有句至理名言:“饭养身,歌养心”,心靠歌来养育和调理,侗家人的心灵靠歌来塑造,可见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的灵魂,他们把唱歌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当夜幕降临,侗家姑娘、小伙三三。两两相邀到鼓楼,一边弹琵琶,一边唱着优美的情歌,以歌为媒,用歌传情。 
3、迎宾送客。侗家人纯朴厚道、热情好客。当客人来到时,主人们先在鼓楼里集合迎候,并在鼓楼前摆上拦路酒,敬唱拦路歌,之后把客人带进鼓楼,再由各家各户领回家里。客人离寨时,姑娘们在鼓楼把自己编绣的鞋垫和花带赠送给客人,小伙子吹芦笙,燃放铁炮,把客人送出鼓楼,目送客人远去。
鼓楼在侗家人心目中是至高无尚的,它与侗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保护鼓楼,修建后的第2年,增冲村先辈们就将防火安全写进村规民约,这种保护鼓楼的意识和作法,一直相传至今,一代又一代的增冲村民爱护鼓楼就象珍惜自己的家产一样。党和政府对增冲鼓楼的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消防、文管部门还赠送给增冲村一套消防设备,并为村里义务培训了消防人员,在该村发展26名义务文物保护员:1978年、1982年、1994年,增冲鼓楼曾3次维修,鼓楼焕然一新,每年吸引大批南来北往的宾客,是该县的名胜游览区之一。  
  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侗寨风雨桥
风雨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之一,高耸入云的鼓楼,飞阁重叠,斗拱结构,钻尖顶式,远看好似一株金银巨杉屹立寨中。长廊阁宇式的风雨桥,横躺寨头村脚的溪流河水之上,形成侗寨的主要标志,为侗寨增添了神话般色彩。鼓楼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它是由原始社会议会组织发展而来,最原始议会是于寨中栽一杉树,酋长站在古杉上呼唤大家议事,以后,寨中杉木树下便成为集中的地方。
 增冲村文化习俗  
一 、节日
增冲村的节日较多,因受汉族的影响,所以也过一些汉族的节日,但其内容,仍保持有本民族特色。
 = 过年: 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增冲人在除夕夜吃团年饭前先由长者手击铜鼓,焚香酹酒,口唱诗经,呼诵历代祖宗姓名后,他人方可入席。举行集体仪式的在鼓楼进行,由一“鬼师”以看鸡脚卜问吉凶,卜毕,男人们各携酒、肉到鼓楼共饮。
 = 吃新节: 增冲村吃新节以每年七月的壬辰或壬戊日而定,隆重程度仅次于过年,节日期间,人着节日盛装,杀猪宰牛,家家宾朋满座;白天举行斗牛活动,晚间唱侗戏,青年男女行歌作乐;如逢丰收年景还特请外寨姑娘、罗汉到鼓楼对歌吹芦笙,入夜,男女青年共进晚餐,敬酒对歌,直于深夜方散。
 = 黑米饭节: 也叫“牛节”,增冲过黑米饭节定在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从坡上采来黑米叶,捶烂取汁浸泡糯米,蒸熟后的饭为黑色。 
 = 斗牛节: 凡盛大节日及农闲逢亥日举行。斗牛地址在九洞的平楼款堂,节日当天,方圆几十个村寨,人们着节日盛装潮拥而至。各路牛王打扮如出征战士,双方牵牛进场,直至一方败逃为止。胜者便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簇拥着牛王凯旋,胜方姑娘也蜂拥进场,从败方罗汉手中抢走彩旗;败方则偃旗息鼓悄然离去。当晚所在地的“东道主”纷纷拉客到家盛情款待。
 二、饮食
糯米饭多用甑子蒸,客人到来,常以糯饭款待。吃糯饭时大都用手抓,越捏紧越好吃,饭前洗手,夹菜用筷。
除普通荤、素菜外,还有山上的野生禽兽、昆虫。常食的有蜂蛹、蚱蜢、小鱼虾,螺、蚌、泥鳅、黄鳝、山鼠、野兔、鸟雀、蛇、野鸡等等;野生植物有蕨菜、鱼腥草、肥猪菜等几十种。
侗族尤喜酸食,家家都备有腌坛腌制各种酸味荤、素菜。每户都有一罐酸汤,用淘米水低温发酵而成,常年放置在火塘边或灶火旁煨烤备用。把泥鳅、黄鳝、螺、蚌、鲤鱼等,笋子、蕨菜、广菜或青菜作辅料“炕”酸汤,汤里加入鱼蓼、薄荷、山苍子(俗称木姜子)等配料,不仅味鲜美,且能助消化,增进食欲。此外腌鱼、腌肉、腌雀、酸菜汤更是增冲人的佳肴,待客的上等菜。
 增冲村最流行的风味食品和菜肴有: 
 = 红肉又叫“紫血肉” 有猪胸腔内的余血(俗称“槽血”)拌和已烤熟切片的心、肝、腰、肚及优质瘦肉,加上“捶油”子等配料精制而成,增冲人素有“杀猪不吃红肉,等于没有杀猪”之说。
 = 鱼生:将较大的鱼去掉鳞片骨刺和内脏,洗净鱼血,切片,有酸醋或酸菜拌和;加入香油、芝麻面、鱼蓼等多种作料即成味鲜色美的凉拌食品,虽是冷盘,但却冬夏可食。
 = 烧鱼:是侗家特有的野餐风味食品,大凡在秋收摘禾季节,鲤鱼肥壮,捉来活鱼去胆,将鱼穿在木签上慢慢烤熟再精心调制一钵好辣椒。
 = 鱼肠酱:侗家人常把腌鱼时取出的鱼内脏剁碎,加入作料拌匀放入坛内腌制。数月后取食,其味鲜美。与鱼肠酱类似的虾酱也是侗家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此外还有黑米饭、黄米饭、扁米、侗果。
 三、礼仪
  = 待客:客人到来,拿凳子热情让座,递叶烟和烟杆并说“烟不好”;凡家里人不得从客人面前走过。必须过时,要先说声“过前面罗”;如客人在家“过夜”则让最好的被子给客人睡,且给客人倒水洗脸洗脚,待客人洗毕,又为客人将洗脚水倒掉;吃饭前端水到客人面前让客人洗手如有男客小孩妇女均不上桌,在旁边另摆一桌或待男客吃后才就餐。夹肉敬客人,客人则须用嘴接食,拒接或用筷子接均视为失礼。如有姑娘临席唱歌敬酒,客人必须尽饮,推却为不恭;客人酒后不可将杯子倒放,倒放表示嫌主人酒少或吝啬。 
  = 友善:路上与人相遇,不论认识与否均问候并主动让路;称呼也很讲究。凡生人,年岁相当的称“蒙板”。(同伴或朋友),“迭唉”(哥或姐)。 
四、娱乐活动
  = 斗牛比赛:斗牛有较长的历史,相传三国时诸葛孔明南征,倡议少数民族斗牛,以资欢乐。《斗牛古词》中说到:孔明丞相号召娱乐,“吹芦笙、斗牛,乐而忘返”,同时也反映社会现象。
  = 踩歌塘:侗族人民认为因年关快过,春节即将来临,表示去旧迎新之意。到“踩歌塘”之日,附近村寨参加的男女青年,各显盛装,姑娘更佩带银饰,争艳斗丽,无可相比。踩歌塘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一个寨的各分寨自踩的歌舞对唱或相互盘唱;另一种是甲寨的男青年邀请乙寨的女青年到寨上对唱拦路歌及鼓楼大歌。晚上双方男女青年欢宴,对唱酒歌作乐。
五、“圣祖母”与村寨
“圣祖母”是侗族社会至高无上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保佑一方的女神,是侗族人民虔诚崇拜的女英雄。 
“圣祖母”侗族称萨玛、萨岁、萨柄、萨堂或筑称萨,各地方叫法不一,以萨玛较为普遍。萨玛名称的汉释,译为“先祖母”或“大祖母”或“圣母”。萨玛一词侗汉对译为萨―祖母,玛―大的意思。萨,除有祖母的含义外,还包含有对年长妇女的尊称。她不一定是自己的祖母,而是被尊称的年长妇女的统称。把萨玛译成“大祖母”大意是可以的,似未能反映萨玛的威力及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译成“先祖母”似不够贴切;译成“圣母”似未能表达祖母之意。
萨玛,在九洞地方村村寨都设坛供奉,有的盖有房屋安神设位的叫做萨岁、萨柄;有的在村寨中央或村头寨尾设上坛供奉的叫做萨堂。而设坛祭祀切不可少之物是一棵青年的黄杨树――千年矮,这是萨玛的化身,是吉祥之物。设坛祭祀是为了保佑本村本寨,因之在人们头脑中认为萨玛是本寨利益的捍卫者。萨玛这位女神在整个侗族地方都在敬俸,它是全民族性的神。  
 增冲村的“吃相思”活动
增冲环境悠美、迷人,群众热情好客,民风民俗古朴典雅,是极佳的旅游去处。
农闲时节,为了增强村寨群众的往来,增冲村群众挑选特定的吉日,组织本寨群众到其它侗寨走访,俗称“吃相思”。这一活动,是侗族村寨之间较大的交往活动,往往是男女老幼倾巢出动,敲锣打鼓,吹奏芦笙去其它侗寨走访,被走访的侗寨则热烈欢迎,杀猪、宰牛盛情款待。未婚青年男女则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在你来我往的对歌中寻找意中人。三天的“吃相思”结束,主人则备好糯米饭和块块肉给客人带在路上吃,并吹着芦笙把客人送到寨头,主客依依惜别后,则“吃相思”活动宣告结束。  
 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侗寨风雨桥
风雨桥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之一,高耸入云的鼓楼,飞阁重叠,斗拱结构,钻尖顶式,远看好似一株金银巨杉屹立寨中。长廊阁宇式的风雨桥,横躺寨头村脚的溪流河水之上,形成侗寨的主要标志,为侗寨增添了神话般色彩。鼓楼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它是由原始社会议会组织发展而来,最原始议会是于寨中栽一杉树,酋长站在古杉上呼唤大家议事,以后,寨中杉木树下便成为集中的地方。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