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
古村落   2016-11-20 08:54:50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一、规模大小 
有山林14999亩,历史文化遗存60余处 现有人口1000余户,2758人。
二、自然环境风水选址特点 
该村坐北朝南,北靠浦江名山“鸡冠岩”,三面环山,朝南为嵩溪谁注江之径,村口有白虎山,青龙山守扣,狮山,象山在村南二里许,是嵩溪案山。 
三、始建村年代 
 南宋初 距今800多年
四、宗祠/宗谱遗存现状 
现存徐氏宗祠、邵氏宗祠 宗谱保存完好。 
五、古树名木保护
百年以上古樟树9处,17株  
六、著名建筑遗存  
徐氏宗祠(清) 邵氏宗祠(清) 孝子椁(宋) 关帝庙(清) 后溪石涵道(宋)  
七、历史名人 祖训族规 民俗风情
嵩溪村现存徐、邵两座宗祠,其宗谱均保存完整,并有整套的家规、家范、族规、祠规约束规范村人的言行。各姓之间和睦相处,民风淳厚,尚“耕读传家”、“孝义家风”、“诗社传统”。村因石灰烧制而兴,循“农商并举”而致经济活跃。历史上组建由昆曲班、乱弹班、现以什锦班形式传承,发展,自娱自乐。妇女兼习织带、织布、剪纸、十字绣、古法工艺犹存。
八、村落历史沿革与大事记
嵩溪村位于浦江县东北部三十余里的奇峰鸡冠岩麓,清代称感德乡二十二都,现属白马镇。至县城及北皆有公路相通。村子距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郑家坞出口各12公里,到杭州110公里。 
嵩溪村以源出高而峻鸡冠岩的清流嵩溪而得名。正南的大源,东南的东坞源双流,终年溪水潺之,到村边即为前溪(明溪)、后溪(暗溪),穿村而过,在村口汇成一流,注入浦阳江。溪上建桥,长桥相连,桥上建房,桥下乃溪,而桥口垂藤如帘,幽远处透出一点阳光,风光独异。
嵩溪村四面环山,峰峦叠翠,颇有几分与世隔绝的悠闲与清静。有颇具特色的鸡冠望潮,燕诒春诵、屏山拱翠、溪桥月色、东壁石斧、西岭秋阴、石潭龙眏、样畈禾浪、嵩麓灶烟、庵岩晴雪等十景纷呈。山有鸡岩,狮石之险,崖有青龙、白虎之奇。峰有大青、小青、展高、挂弓之明,谷有岩湾、双坑、东坞、西源之幽。  
嵩溪村早有姓季、姓夏及另外多姓在此居住,后无传,年代无考,相传有数千年历史。现在的居民祖先始于宋代,现有居民千余户,现有居民3000多人。有徐、邵、柳、王、诸、潘、马等十七姓,以徐姓为多,邵姓次之。
 嵩溪现存古建筑群大部为清时所建,约1560余间,约54600平方米。其中有徐氏宗祠、邵氏宗祠、柳店和义堂、王姓门里、孝友堂、小厅门里等约43幢尤为精美。整个村落因地十二件,古房屋分布密集,错落有致,随地势的转变,房屋的朝向与外观也因而不断变换,马头墙和门头也不断变换构图,村庄的景色也随之生动起来。古门窗琳琅满目,精雕细琢,直棂纹、拐子纹、菱花纹、井字纹、方格纹、亚字纹、水裂纹、龙眼纹,还有叫不出名的等等,各种图案的窗棂交相辉映,争奇斗艳,百转千折,使陌生人如入迷宫,几度往返原处------,难能可贵的是村庄近代的新建筑一律建在村庄四周。古村落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仍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
嵩溪的灵气之美激活了嵩溪的人文底蕴。嵩溪历史文化悠久而浓厚。自宋代以来,文风鼎盛,俊彦迭出,名儒硕士,代不乏人。明清两代就有秀才以上文化名人有二百多人,民国以来,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导师、教授、书画名家为数不少。新中国成立之后涌现大学生六百余人。
早在明代初邵志远(1378-1454)与友有诗赋交往。清康熙年间,徐敬臣(1646-1710)创立“嵩溪诗社”,传承数代,垂一百二十余年,历时之久,实所罕见。清末至明国期间,村中多姓文人继“嵩溪诗社”遗风,弘扬“嵩溪吟社”,使嵩溪大雅未消,芳华尚在。1986年重阳,嵩溪肇创“嵩溪学社”,接踵前贤,开拓文苑,融文史、诗词、书画于一炉。文艺爱好者常切磋诗文书画,举办习作展,翰墨琳琅,观者称羡。1988年端阳,嵩溪学社进而参与筹备成立浙江省诗词学会之盛举,派代表出席成立大会,成为省诗词学会 的村办的团体会员,名闻遐迩,影响益广。 
嵩溪山体富含石灰石资源,计山14999亩,村民历来于农樵耕读之外,又以烧制石灰为业,销售石灰生财,相传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嵩溪石灰素以质优闻名于县内外。浦江、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地的村民多以此用于农田与建筑。嵩溪石灰生产最盛时,年总产石灰33000吨,产值825000元,年总产碳化砖115万块,工业年总产值超百万元。 
嵩溪村有着山水之奇,堂构之胜。古迹如林,淳风未改,人文资源丰富,国家AAAA级江南第一家景区毗邻的先天条件,创建一个生态环境的历史文化旅游境地,把嵩溪推向旅游市场,提升旅游知名度,一业兴百业,促进嵩溪经济的发展。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