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掠影
村落介绍
电视系列片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视听室 > 电视系列片
风雨桥的故事 (上集)
古村落   2022-03-22 08:45:46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汽车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路向北行驶,风光旖旎 。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地方,在风光如画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风雨桥状若长龙横卧大河,一座座塔形的鼓楼耸立于村寨之中。

    风雨桥和鼓楼是侗家村寨的标志。换句话说,只要是侗家,一定有风雨桥,一定有鼓楼,只要你看见风雨桥,看见鼓楼,就意味着你已经到了侗家山寨。  

    侗族的公共建筑非常丰富。除了风雨桥、鼓楼,还有寨门、戏台、井亭、萨岁坛、公共厕所等。侗族的公共建筑在各个村寨里的分布有一个基本相同的模式,从而构成了侗族村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本集主要以广西三江县的程阳村和湖南省通道县的黄土村为代表,向你介绍古老的侗族建筑与文化。

    侗家多选择河畔山麓之间的一块平缓地带安营扎寨,寨前的河流水溪成为护寨的天然沟壑。风雨桥对于沟通村寨、组织交通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是进寨的第一道门槛。

    风雨桥又称之为廊桥或楼桥,在侗家还称为花桥或福桥,侗家对风雨桥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愿望。

    风雨桥的上部是木质结构的长廊。据史籍记载,象这样结构的桥,大约起源于公元三世纪初,其中数侗家的风雨桥规模最大,造型最丰富。

    湖南通道县有一座呈弧形状的风雨桥,叫回龙桥。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即公元1762年。桥体全长63.2米,宽4米、共有桥廊22间,每一间都以微形差弧度构成,于是,桥身就以15度弧形向上游一方弯曲,呈弧线形,宛如一条游龙横卧水面。回龙桥在设计上还有一个特点是,桥的中心,正对村寨里高耸的鼓楼。

    在侗家,凡是远方的宾客要进寨,首先被迎宾的队伍拦在护寨河对岸的桥头,唱拦路歌、喝拦路酒,然后在歌舞笙乐中走上风雨桥,穿越长长的桥廊,进入第二道门槛,寨门。如果是外来骚扰滋事的入侵者,那么也必然在桥头受到防范性的拦阻和抵抗性的回击。

    寨门是护寨的建筑,多建于进入寨子的要道口。寨门前常设立“泰山石敢当”之类的镇寨石。或设置土地庙,以供香火、祈求平安。寨门内侧多设有井亭,以供来往行人歇脚解渴。侗家的厕所设在水塘之上。粪便可以养鱼,对村寨的环境和居室的空气,不会构成严重污染。

    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部位,侗家称之为“堂瓦”,意思是公共场所。鼓楼是侗族独有的造型艺术,是侗文化的象征。鼓楼造型丰富,风格多样。飞檐重阁,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运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的檐口常常采用古典建筑中的人字形斗拱艺术,美观而又坚固。

    鼓楼的底部多数为正方形,楼内有板凳、火塘,过去火塘由各户轮流供柴生火,长年烟火不断。据说自有侗家,就有鼓楼,鼓楼每寨必有,有的一寨一楼,有的一寨多座,是乘凉歇息、聚众议事的地方。

    鼓楼一侧有一个戏台。在湖南省通道县芋头村的戏台两侧,写有这样的对子:古事通今事要知今事观古事 戏情如世情要知世情看戏情。

    鼓楼门前的广场,是芦笙睬堂侗歌对唱的娱乐场所。一块圆石镶嵌成的象太阳一样的图案,它标志着这儿是寨子中心,也体现了侗家对太阳的图腾。

    从鼓楼广场,呈放射形向四面八方开辟的小巷,连接着侗寨的各家各户。侗族民居,俗称吊角楼。为了节约耕地,保护良田,侗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山地民居。

    房屋通常分三层。根据山地气候潮湿、多雨水、多野生动物出没等因素,吊角楼的第一层堆放杂物、圈养牲畜;第二层为伙房、客堂、卧室;第三层储存谷物粮食等。

    侗居的内部空间有几个要素:一个是楼梯,它往往在楼室的侧面;一个是宽廊。侗家的宽廊比一般的廊道要宽。用现代建筑语言,侗家的廊道属于半空间,在这个半开敞的过渡空间里可以生产、生活、接待客人。

    宽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开放性。在这栋新落成的侗居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秘密。这扇门看起来,门闩紧闭。但是,你只要在门边找到一根细细的小绳。轻轻一拽,门就打开了。谁要是累了,渴了,走进任何一个侗家,就好比到了自己的家。

    宽廊里面有一个火塘间。火塘间是侗家团聚的空间,历史上的侗族,每到严寒的冬天,是守着火塘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的。

    村寨内的房屋一般是一户一栋,若干户连成一片。在小楼与小楼之间形成的小巷,在建筑上被称之为灰空间。

    这些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曲曲折折的小巷,构成了侗家村寨富有层次和动感的空间序列。

    穿行在侗家村寨,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和惬意。侗族村寨和建筑,蕴藏着神秘的民族语言密码,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

    199771日,在欢庆香港回归的盛大节日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这座风雨桥模型作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

    被称为“同心桥”的风雨桥,诞生在广西三江县林溪河畔的程阳村,一座普普通通的侗族吊角楼里。

    程阳村是个侗族聚居的大村寨,位于桂林以北的三江县林溪河畔。八个自然寨,1700多户人家、8500多侗家儿女,世代居住在这里。

    村寨处于平缓的坡地上。寨子三面环水,水外是群峰叠嶂。三座风雨桥连接着林溪两岸的八个村寨。村寨口,程阳风雨桥下一座座高大的水车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程阳永济桥全长77.76米,桥廊宽3.75米。结构为两台、三墩、四孔,墩台上建有五座塔阁式桥亭和十九间桥廊,亭檐五重,亭廊相连。整座大桥,将侗民族建筑和汉族的亭、台、楼、阁、塔、廊、宫、殿的造型特点,糅合于一体,给青山翠野和蓝天白云的自然界,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情趣。

    程阳风雨桥建于1912年到1925年,在村里一个叫杨堂富的能工巧匠率领下设计建造的。杨堂富的儿子杨善仁以及杨善仁的子侄等数代人都继承祖业,可以说,这是侗族的建筑世家。杨善仁一家男女老少都和程阳桥结下不解之缘。

    采访 吴世华:这位师傅就是杨善仁师傅,他的父亲杨堂富,1912年至1925年,他父亲是设计者之一

    1984年,一场山洪冲毁了程阳桥,杨善仁带领侗乡众多工匠,用600多立方米的木料,制造了9800多构件,历经20个月,修复了程阳桥。

    杨善仁告诉我们说,所有的风雨桥和鼓楼,是用他手中的竹签和简陋的工具造出来的。

    采访 杨善仁:这个竹签的大小,洞眼的宽度,长度,再用这个竹签的来开榫头,一个榫头用一根竹签,一个洞眼要用好长一根竹签,每个竹签都有它的名字。

他们在建房造桥前,先把地形作一番测量,然后根据地形的高低、方圆、面积的大小进行构思,做成模型小样。

当整座建筑的造型存活在头脑中以后,就把所需要的各种构件的长短、宽窄的尺寸,用一把曲尺、一把竹笔,绘制在这些竹条上,侗家称之为“香杆”,然后依次选料制作。

    不用一钉一铆,不用一颗螺栓,一根钢丝,凭着一把把象筷子似的竹签和一个个无法辨认的符号,还有一根长长的晾衣服的竹竿,采用凿眼、榫枋结合、直穿斜套、互相勾连等方法,侗族人民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大桥,一片又一片侗寨,还有一座座代表侗家民族风格与尊严的建筑--鼓楼。

    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秦汉时代,在湘、桂、黔一带就已经形成较大的民居村落。从清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高压政策和苛捐杂税,激起侗族人民的顽强抵抗,致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敢贸然进入侗乡。

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中,拥有二百多万人口的侗族,是靠什么力量来维系的呢?

请看《风雨桥》下集

                                            

20041029日星期五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